未来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的主要发展方向分析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13-10-23 16:21:53   访问次数:0  
2012中国数字出版年会落下帷幕。以“数字出版:新发展 新举措 新期待”为主题的本届数字出版年会,汇聚了数字出版产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与新模式,全面展示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取得的最新成果,综合反映出我国数 字出版业的总体面貌。年会还通过主论坛、分论坛、圆桌会议等多场活动,重点研讨了当下数字出版产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就产业未来发展提出了新举措与新 思路。

  本届数字出版年会已是第四届,在这几年中,数字出版年会见证了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由“小”变“大”的成长历程。年会发布的 《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尽管数字出版产业增速有所放缓,但2011年,我国数字出版产业仍保持了31%的增长幅度,全 年营收达1377.88亿元,收入规模位居新闻出版行业第三。作为一种高附加值的新兴绿色经济,数字出版产业已成为推动新闻出版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发展的 重要引擎。

  升级换代,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数据能够印证产业的发展。从 2006年至今,数字出版产业总收入从213亿元飙升到1377.88亿元,显示出产业蓬勃发展之势。用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的话说,数据背后,是数 字出版产业链日趋完善、数字出版产品技术日益丰富、数字出版赢利模式日渐成熟、数字阅读消费习惯日渐形成的良性态势。

  孙寿山在总结我国数字出版产业所取得的新成绩时指出,数字出版在各个领域表现出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产业发展步入升级换代的新阶段。

  从整体上看,通过基地建设带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全面发展的战略部署成效显著,数字出版集群化初具规模,形成了点—线—面立体化发展格局。

   从产业链发展来看,数字出版内容产业获得较快增长,形成了包括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数字期刊、原创网络文学、网络教育出版物、网络地图、数字音乐、网络 动漫、网络游戏、手机出版物以及基于各种移动终端的数字内容和应用在内的较为完备的数字出版内容体系;数字出版平台纷纷涌现,形成了电信运营商型、技术服 务型、文学创作型、互联网门户或信息服务型以及电子商务型五类数字内容投送平台,各平台特色鲜明、优势各异,加深了数字出版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的融合。

   从消费领域来看,数字化阅读方式渐成主流,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九次国民阅读调查》相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包括书报刊和 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综合阅读率为77.6%,其中,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 阅读等)接触率为38.6%,数字阅读方式趋向多元。

  从产业推动力来看,数字出版技术不断升级。在过去一年里,跨平台阅读技术、结构化版式技术、MPR技术、数字版权保护技 术、内容结构加工技术、云出版服务技术等数字出版关键技术均取得突破性进展,对产业升级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数字出版标准进一步规范,随着《数字出版 标准体系研究报告》的发布,我国数字出版标准化的整体框架基本形成,同时,手机、动漫等多项数字出版标准的制定都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 委员会立项的4项数字出版格式标准、12项电子书内容标准、手机出版系列标准等数字出版行业标准,目前已全部进入起草、征求意见阶段。

  面对挑战,新问题催生新思考

  尽管数字出版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数字出版发展并非一路坦途。传统出版数字化步伐较慢、数字出版人才匮乏、数字版权意识淡薄等困扰数字出版多年的瓶颈依旧存在,而伴随新变化、新发展,也不断有新问题出现。

   年会对数字出版产业面临的新问题与新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会议指出,从企业层面看,绝大多数数字出版企业集中在建立数字出版小平台和既有内容数字化两个 方面,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遭遇到数字产品形态单一,生产与市场需要之间差距较大,数字出版收入在出版单位总收入中所占比例不高、投入与产出较低等问题。

   从产业层面看,企业在核心技术研发创新能力上严重不足,数字硬件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在生产环节上,又陷入代工、仿制、拼成本的落后模式;而少数已处于 领先地位的数字出版技术,又存在着商业化应用开发严重不足的现象。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并赋予尖端技术广泛的商用价值,成为业界需要认真研究的新课题。

  从发展环境看,近年来随着谷歌、微软、雅虎、脸谱等国外大型IT公司相继介入数字出版领域,苹果、亚马逊等数字出版巨头向产业链上下游扩张,培生、企鹅、爱思唯尔等跨国出版集团,数字化转型成效斐然,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国内数字出版企业面临极大的压力。面对来势汹汹的境外大军,我国数字出版企业能否应对、如何应对成为迫在眉睫的一大挑战。

  从管理层面看,现有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手段已显示出其疏漏与不足;在传统出版单位内部,虽然建立了数字出版生产部门,但却依然延用旧模式来管理新业态,管理体制机制陈旧;在学术界,依然沿用旧的传播学范式来研究数字出版新课题。

  着眼创新,抓机遇推出新举措

   未来5年,是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孙寿山强调,作为后工业时代的一种新型产业形态,数字出版的内容构成、产业特点、 发展规律、经营策略等诸多方面与传统出版业都有本质的差别,既有的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研究范式已不再适合,相关管理部门、企事业单位、学术研究机构应及 时树立新观念、建立新制度、确立新规范,以跟上新产业、新技术、新模式的发展步伐,引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演进。

  同时作为信息科技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体,数字出版从业者不仅要具有技术创新能力,还要有文化创意能力,加强思想与技术的二重性开发,才能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激发读者兴趣的好产品。培养既懂技术又懂内容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技术创新与文化创意能力已成为数字出版的当务之急。

  会议还提出了我国数字出版的主要方向,即从产业长远发展着眼,从产业细节发展入手,在推进传统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建立数字内容传播体系、加快内容资源整合、关键技术研发、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重点突破,扎实推进数字出版产业繁荣发展。